Eng
中文

節目

簡約與昇華 羅拔布烈遜

羅拔布烈遜(1901–1999)在影史裏是獨一無二的,50年來只拍了13作,你不難一眼認出他的作品。他自創電影理論,寫下筆記並成《電影書寫札記》一書,法國新浪潮皆奉為圭臬。

布烈遜最初從事繪畫和攝影,1933年才拍短片,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被關在德軍集中營18個月,回國後拍了賣座首作《罪惡天使》(1943),已被推許為天才作者。他是極稀有的導演,很清楚自己想做什麼和怎樣去做,電影理論透徹精闢,塔可夫斯基惺惺相惜,說只有興趣看他和英瑪褒曼的作品,高達更說他在法國電影的地位有如音樂界的莫扎特。

「電影不是奇觀,那基本是風格……題材只是藉口。感動觀眾令他們有所提昇的,是形式,不是內容。」布烈遜的電影,情感都通過形式表達出來,他重視細節,愛以紀實或半紀實的形式重現現實。他反劇情,認為故事該由觀者自行建構,他將演員變「模特兒」,要喜怒不形於色,自動表現人物個性,他覺得這樣更感人,《死囚逃生記》(1956)的主角曾排演50次至累倒,倒反而把角色個性內化了。

「要弄出熱的東西,定必要炮製得冷。」布烈遜的電影就有這個吊詭:貌看紀實不帶情感,但角色卻滿是內心激情,《鄉村牧師日記》(1951)與《聖女貞德的審判》(1962)對宗教都有近乎浪漫熱忱,《死囚逃生記》主角的逃獄渴望如斯巨大,《扒手》(1959)偷東西的衝動難以遏止。布烈遜的電影如此迷人,也在於此。

他的電影一部比一部暗黑,反映對現世越趨悲觀,遺作《錢》(1983)的老實人更直墮深淵,但觀乎片中明諷或暗喻的不公不義,於今為烈,他其實先天下之悲而悲。

這是一次布烈遜展,新修復四作在電影節先響頭炮,五至七月Cine Fan接力放映餘下的八部,其中兩部也是修復版。

延伸閱讀:
《理性電影倡導人》,原刊於《現代電影導演散論》(香港:文藝書屋,1969)
《布烈松電影中的心靈風格_電影作者布烈松》,原刊於《電影作者布烈松》(中華民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,1982)
《誰是布烈遜 片面之言》,原刊於《片面之言-陳國富電影文集》(台北:中華民國電影圖書館出版部,1985)